女裝品牌如雨后春筍 國內品牌現狀與趨勢
- 發(fā)布時間:2014-04-19 作者:spolo 來源:h9492.cn
- 人們看多的是知名的大牌,殊不知國內的本土女裝品牌也開始發(fā)力,從高端設計品牌、設計師品牌到親民的網絡品牌,再到線下直營以及加盟品牌,女裝品牌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結果市場的考驗后,將會有女裝品牌成為真正深入人心的品牌。
對于市場上出現的女裝品牌,人們真正能記住或者喜歡的品牌不多,國內女裝品牌面臨的是怎樣的市場現狀?又有怎樣的優(yōu)勢和劣勢?
國內女裝市場現狀
每當走進一家家大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服裝商城,眼中閃現最多的是女裝的“身影”,她們占據了大多數商場的整整一層,甚至是兩層。近十年中國女裝的發(fā)展是令人驚訝的,產量、內銷、出口都保持著較高的的增長率,成績斐然。然而,中國女裝正在面臨的考驗也是十分嚴峻的:市場占有總量的擴大,源自利潤空間的壓縮;女裝市場的日益繁榮,伴隨著一些企業(yè)的虧損或瀕臨虧損,更有甚者虧損已經達到20%以上等等。
品牌定位重復與空擋
品牌的核心價值就是表達顧客心目中的價值,達成互動認同,是顧客購買的理由。雖然國內主要城市對中、高檔品牌女裝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但是不斷增加的中小女裝企業(yè),大多對于品牌的重視程度不夠,以低質無創(chuàng)造性模仿為主,使得中低檔市場供過于求。且女裝品牌的競爭多在價格上做文章,使得市場競爭進入“惡性循環(huán)”。這種重復定位可以獲得短期利益,節(jié)省設計成本并可以暫時回避市場風險,但是無法形成與其他品牌區(qū)分的品牌風格、品牌個性甚至品牌文化。
在重復定位的同時,市場也存在著空檔。過渡專注于搶占風險更小的市場使得品牌定位集中化現象嚴重,對于細分市場和不同女性需求調研的缺乏加上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足,暴露出了品牌定位不足。逐漸步入社會的“80后白領”一代,對于服裝的需求不僅是T恤、牛仔褲或者刻板的職業(yè)套裝等等,她們需要更富有時代感、體現個性、富有創(chuàng)意卻不失品味與文化的服裝,對于服裝所體現的內涵的要求最為豐富。如何打造時尚、休閑、個性、品味、創(chuàng)意又具有職業(yè)感于一體的品牌,是滿足這個部分市場的關鍵。同時,女裝品牌又主要以年輕女性為主,板型多適合身材較好的女性,同時又要求有一定的購買其。然而擁有較高的購買力,卻因結婚生子而身材“走樣”,在希望以服裝來突顯美麗的時候,卻很難找到能夠滿足這一點要求的女裝品牌。這一類女裝品牌成為女裝行業(yè)發(fā)展的"盲點",后勁不足且明顯缺乏個性。
品牌延伸盲目
從理論上說進行品牌延伸不失為一種捷徑。然而簡單地把女裝類品牌向非服裝產品延伸絕非易事,采取這種策略的企業(yè)往往這樣認為:要以一個陌生的品牌進入一個原已瓜分殆盡的市場,要在消費者心目中擁有一席之地,成本高昂。而利用成名品牌推出新產品,既可提高消費者對新產品的認知率,又能降低企業(yè)的促銷底本,從而大大提高新產品市場成功的機會。
然而,雖然經過多年的市場歷練,涌現了一批有相當的美譽度和抗風險性的品牌,單從總體上看真正能經受市場考驗的強勢品牌卻并不多見,常常是“各領風騷三五年”。也就是說,中國女裝品牌還處在變數不斷的成長期。以一個根基薄弱的品牌在全新的市場競爭,勝出的系數也不會太高。
品牌延伸的另一面,是對消費者的信任透支和品牌資產的稀釋,“廣種薄收甚至絕收的后果”是并不容易避免的。更多的品牌企業(yè)選擇了拓展產品線的路線,由于產品線延伸沒有超越企業(yè)已有的經營領域,因此看起來更容易操作,但在究競選擇什么樣的相關產品,又是否符合甚或提升品牌的核心價值上缺乏定位。不少企業(yè)把這種選擇稱之為“打造時尚產品”和“營造生活方式”,但企業(yè)的品牌實力到底有多強卻沒有在考慮之中。
“區(qū)域品牌”突破難
中國的大多數女裝品牌大多有著強烈的地域韻味,真正能夠成為全國性規(guī)模且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品牌卻并不多見。毗鄰香港、澳門的深圳和廣州由于地理位置及交流的方便吸取了大量的港澳文化,因此以港澳時尚元素及設計理念的深圳和廣州的服裝更能打動廣州的女性;帶有濃重的江南文化氣息且設計秀美、款式嬌小的杭州女裝更適合于小巧、嬌美的杭州女性;武漢的女性則更喜歡武漢那些注重濃重的色塊、鮮艷的顏色搭配的當地品牌。